新闻动态
以色列建国时,巴勒斯坦为何没能建国?英国: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
1517年,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大叙利亚区域,该区域涵盖现今的叙利亚、黎巴嫩及巴勒斯坦等位于地中海东岸的地域。
自此,当地阿拉伯人随土耳其人共处达400年,直至1920年奥斯曼土耳其因一战崩溃,阿拉伯人才最终挣脱其控制。
然而,阿拉伯人并未即刻获得主权。奥斯曼土耳其的崩溃,关键在于一战中败给了协约国,其中英法两国扮演了主导角色。
因此,一战后的利益分配中,英法两大国成功掌控中东,对当地阿拉伯人实施统治。
【英国和法国在中东是怎么划分势力范围的】
据《巴黎和约》,英法两国乃当时世界顶尖列强,有权瓜分中东。两国视该地区为战争所得,理所当然地将其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。
英国控制巴勒斯坦、伊拉克、约旦等地,法国控制叙利亚、黎巴嫩等地。原属英国势力的沙特阿拉伯,在1927年签《吉达条约》后,放弃统一半岛,获得独立。
阿曼于1870年成为英国殖民地,但从1913年起,当地人发起反抗英国统治的起义,历经斗争,最终在1920年成功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。
1882年,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,实质为殖民地。直至1922年,英国虽承认埃及独立,但仍掌握其多项权力。
另外,英国在一战前已殖民卡塔尔、巴林、也门、科威特及阿联酋等地。
根据势力范围划分,英国显然占据优势。毕竟,那时的英国仍是日不落帝国,拥有的殖民地数量庞大,难以计数。
法国虽在中东势力不大,但掌控叙利亚和黎巴嫩也收获颇丰。毕竟两地位于地中海沿岸,是中东与欧洲贸易的重要通道,意义非凡。
英国所获巴勒斯坦地区,乃中东最敏感之地,因其临地中海且坐拥三教圣城耶路撒冷,故受全球犹太人、伊斯兰信徒及基督信徒瞩目。
【烫手山芋,只能扔了】
英国人夺得巴勒斯坦后,视其为珍宝。原因在于千年前,其祖先多次发起十字军东征,意在占领此地,于耶路撒冷建立基督徒国家。
伊斯兰信徒们的努力下,基督徒所建的耶路撒冷王国、安条克公国、的黎波里伯国及埃德萨伯国等国家,最终被逐一消灭。
此后,基督徒虽可赴耶路撒冷朝圣,却未能再掌此地权柄。奥斯曼土耳其强大,统治该地长达400年,土耳其人的存在让基督徒难以立足。
一战后,奥斯曼土耳其崩溃,土耳其人难以保卫巴勒斯坦,自留地也岌岌可危。幸得凯末尔等人守护,土耳其领土得以保全。现今土耳其面积,仅为奥斯曼土耳其时的七分之一。
英国作为战胜奥斯曼土耳其的主力,有权决定巴勒斯坦命运。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曾受土耳其压迫,后成为英国臣民,境遇并无实质改善。
历史上,巴勒斯坦从未独立成伊斯兰国家,一直属他国。一战后,阿拉伯国家纷纷建立,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却静默等待归附或继续英治。他们更倾向约旦,因两者同源,但约旦亦英殖民地,故无大异。
此时,犹太人亦将目光投向巴勒斯坦。一战前,他们就萌生了复国之念,因在欧洲备受排挤,无容身之所,故逐步向巴勒斯坦移民。
当时,巴勒斯坦由英国人管理,遵循英国土地法。土地归属并非一成不变,建国后可重新分配。英国人解救巴勒斯坦人后,亦有重新分配土地的权力。
当时英国人同情犹太人,默许其向巴勒斯坦迁徙。尤其在二战期间,大量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地区。
英国人规定犹太移民每年限入一定数量,但犹太人未遵守,大量涌入导致巴勒斯坦局势迅速变化。
二战后,犹太人为在巴勒斯坦建国竭尽全力,英国因此承受巨大压力,最终急于将这一棘手问题转交给联合国处理。
【两国方案,阿拉伯人坚决反对】
英国虽渴望保有巴勒斯坦,却难以承受犹太人的反抗。当时犹太人决心复国,无所不用其极,导致众多英国人因袭击丧命。
反观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,对建立自己国家的热情不高。缺乏领导,他们更倾向于加入邻近的其他阿拉伯国家,而非独立建国。
1947年,联合国提议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与阿拉伯两国,划定犹太国占55%,阿拉伯国占45%。犹太国虽看似得益,但因晚至,所得地含大片内盖夫沙漠,占国土一半。
犹太人深感欣慰,千年流浪后终获立足之地。然而,埃及、叙利亚、约旦等邻国的阿拉伯人却对此感到不满。
这些国家视巴勒斯坦为其领土,期望犹太人不干涉,以便最终吞并。当地阿拉伯人态度模糊,虽有建国念头,但显然尚未做好准备。
巴勒斯坦人首次错失建国良机,若当时建国,后续冲突也可依联合国划界解决。然而,他们采纳了阿拉伯国家意见,反对联合国两国方案。
因此,周边阿拉伯国家联军欲扼杀以色列于萌芽。首次中东战争中,以色列获胜。埃及获加沙,约旦得西岸,以色列占余地,原均为联合国承诺巴勒斯坦建国之地。
【机会那么多,你不中用啊】
1947年提出的两国方案,本是巴勒斯坦人首次建国契机,但他们未把握住,致使埃及与约旦趁机占据了这些领土。
1964年,巴解组织成立,但遭遇众多阿拉伯国家的反对。他们认为,巴勒斯坦地区不应有此组织,而应由埃及、约旦、叙利亚三国共同掌管。
为对抗以色列,这三国暂时搁置争端,容忍巴解存在。埃及更计划掌控巴解,意图使其成为未来管理巴勒斯坦的得力助手。
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,阿拉伯联军落败,以色列几乎掌控了整个巴勒斯坦,还占领了埃及西奈半岛与叙利亚戈兰高地,势力范围因此扩大了6.5万平方公里。
埃及向以色列示好,1978年双方签署戴维营协议,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。巴解见状选择谈判,1988年与以色列和解,支持两国方案。边界划分则需进一步商讨。
这是巴勒斯坦人第二次建国契机,他们需依赖以色列退出占领区来获取土地,而以色列将退出多少,则完全取决于以色列方面的意愿。
此时,哈马斯成立,誓要消灭以色列,并视巴解谈判为投降。每当巴解与以色列谈判有进展,哈马斯便发动袭击。强硬派在巴以双方均现,巴勒斯坦因此错失二次建国良机。
